微信扫一扫
老年人能力评估
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老年人口基数大,养老服务资源紧缺且分配不均。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老年人能力评估,作为第一步,为养老机构准确量化老年人真正需求与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了依据,是实现合理化,规范化提供养老服务的基础。
如何顺利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
评估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如何应对?
评估结束后如何处理评估结果?
一、 评估开始前
1. 与委托方达到一致意见,评估员保持信息通畅,带齐用物监护人或照护人在现场;
2. 出示证件,说明评估目的,取得配合;
3. 检查辅助工具及场所,确保安全无误;
4. 有精神疾病或暴力倾向者,不贸然前往,与所在街道或机构沟通,求且相关人员陪同前往。
二、评估过程中
1. 保证安全,当场自主完成,不可勉强:无法当场示范评估动作者可根据经验判断,当场示范动作与平时不符时,须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详细写明。
2. 直接观察居住环境,直接询问陪同人员:有条件时可要求老人提供其他参考资料,综合所见所闻完成评估。
3. 评估表单不可涂改:评估项目用铅笔标识,出现界限值(两名评估员意见不一致)时两名评估员进行复评。
4. 对提供的信息存在异议或提供的信息不真实时:与家属或照护者分别沟通,耐心说明相关政策及利害,不当众多人讨论,必要时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注明。
5. 发现老人有跌倒、噎食、走失、自杀风险时:告知家人或照护者,加强防范措施,避免意外发生,并在“评估补充说明”中如实进行备注说明。
6. 若老人在生病期间:要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如实备注说明,同时与照护人员保持联系,老人痊愈后一个月进行评估,尽可能不在老人有病或住院期间评估。
7. 发现老人受到虐待、漠视或有急性病症:应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负责单位(如养老机构、社区负责人等),以保证情况能得到及时解决,并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备注说明。
同一指标内的逻辑校正:
1. 若“洗澡”判定为5分,则“修饰”“穿衣”“如厕”则不能判定为0分;
2. 若“如厕”判断为0分,则“床椅转移”不能判定为15分;
3. 若“床椅转移”判定为0分,则“平地行走”不能判定为15分,“上下楼梯”不能判定为10分;
4. 若“平地行走”判定为0分、5分或10分,则“上下楼梯”不能判定为10分;
5. 若“意识水平”判定为2分,则“沟通交流”不能判定为0分;
6. 若“时间/空间定向”判定为4分,或“人物定向”判定为4分,“社会交往能力”不能判定为0分。
不同指标内的逻辑校正:
1. 若一级指标“精神状态”评估表中“抑郁症状"判定为1分,则一级指标“社会参与能力”评估表中“社会交往能力”不能评为0分;
2. 若一级指标“感知觉与沟通能力"中"沟通交流“判定为3分,则一级指标“社会参与能力"中“社会交往能力”不能判定为0分或1分。
集中评估情况处理:
1. 不固定类型老人分开评估
2. 精神疾病老人单独评估
3. 不得告知老人评估结果
三、 询问时
1. 礼貌得体,声音洪亮,发音清晰,语速适当:使用老人容易理解的词进行询问,尽可能不使用专业术语及缩略语;
2. 老人在回答缓慢时,不要催促、不强迫、不诱导,耐心聆听;
3. 要避免涉及不该了解的隐私话题,也要掌握主动权避免脱离评估话题;
4.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结合肢体语言、文字书写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营造轻松的评估氛围;
5. 评估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评估项目的询问顺序,并没有硬性要求必须按照评估表顺序照本宣科。
四、评估结束后
1. 确定评估项目完成,结果无误:2名评估员、老人及陪同人员签字,不会签字者,按手印;
2. 为每位被评估的老人拍照,并设有编码,与纸质编码一致,便于复核及留取资料。
1.老人或家属要求更换评估对象怎么办?
不能直接拒绝也不能自做主张同意更换评估对象,将需要更换的需求登记记录,待评估完成后将情况反应给上级,对原评估对象进行如实评估。
2. 评估过程中老人不配合怎么办?
老人不配合情况:
1)不理解评估对老人有何意义,造成不配合,需要为家属和老人讲解政策以及评估对老人的有益之处;
2) 害怕自己被评估后送进养老院,造成不配合,因老人观念中的养老院是脏乱差,可以给老人看看现在养老院的照片或实地参观。
3. 评估过程中遇到有暴力倾向老人怎么办?
1) 安排有经验的评估员进行评估;
2)在家属或相关人员陪同下进行评估;
3) 发现有暴力行为,及时终止评估;
4)评估过程中遇到老人家属吵闹怎么办?
跟家属讲道理,收集信息是为了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为老人提供适合的服务。
5. 告知评估结果后老人家属要求降低或提升护理等级怎么办?
首先要解释评估结果的重要性,如果家属执意要改,那么,入住养老机构时降低或提升护理等级,签署协议时均按照收费标准填写护理等级,以防止因此产生的法律风险。
6. 家属或者老人隐瞒病情怎么办?
1) 细心观察发现老人的病情情况;
2) 试住期间跟踪记录,发现问题。
7. 评估过程中老人突发疾病怎么办?
1)事先准备急救设备及药品等,以便突发疾病时使用;
2)事先告知不适合评估的情况。
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活动不是目的,而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活动获取为老人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的依据,如何通过得到的数据更好的服务老人?
一、 评估(收集资料)进行分类
评估(收集资料):
1. 综合性健康评估:适用于老人首次入住或满年复评,为其他评估类型提供基线信息;
2. 简化性健康评估:适用于日常,可发生变化、新的体征和不良情绪;
3. 针对问题型健康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适用于养老机构日常健康管理;
4. 特殊人群的专业评估:不是常规的评估,由综合评估结果触发,如老人有跌倒、噎食风险等。
分类:
1. 主观资料:由老人自由提出的状况,如头疼、肚子疼等;
2. 客观资料:使用专业设备测量得出的结果,如体温升高等。
二、 分析资料,做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问题
1. 健康:现有问题及潜在风险是什么;
2. 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 营养:营养状况、包含禁忌、需关注的问题;
4. 康复:存在的各种康复问题,如使用某种护理方法减少噎食发生等;
5. 文化娱乐:文化程度、性格、爱好、参与活动能力和积极性;
6. 精神问题: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 制定照护计划
a) 照护计划分类:
1. 居家照护计划;
2. 机构照护计划:入院照护计划、院内照护计划、出院照护计划。
b) 排序原则:
1. 首优:直接或间接威胁生命的问题;
2. 中优:能够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或情绪变化的问题;
3. 次优:一般问题。
c) 制定照护计划目标,即护理措施要达到的效果:
注意事项:
1. 目标是照护活动的结果,而非照护活动本身;
2. 目标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 目标要切实可行,属于护理工作范畴;
4. 目标与医疗工作相协调;
5. 目标应具体、可评价、可测量;
6. 目标必须有据可依。
制定或选择照护措施:
1. 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2. 护理措施应针对性,明确、具体、全面;
3. 应切实可行,因人而异;
4. 保证长者安全,长者及家属乐于接受;
5. 鼓励长者及家属参与制定护理措施。
四、 照护计划制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如何确定患有认知症长者服务需求?
细心观察长者的问题,分析是否有某种服务需求,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调整护理计划。
2. 长者与家属意见不统一?
家属与长者细致沟通,工作人员进行协调。
3. 长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服务需求
通过观察分析长者的服务需求。
4. 长者与家属对照护计划或护理诊断不认可
到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诊断,得到结果。
-----------------------------------------------------------------------------------------
教育标准化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直属单位,主要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企事业单位培训、标准制定和技能证书鉴定,欢迎机构向单位申报培训基地、产教学研示范地基,和单位现有证书项目相匹配。单位颁发双证书:培训证书+技能证书;
职业技能证书由教育标准所和职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技能等级鉴定(联章证书)。
审核通过签约《合作协议》,有相应文件的批复,包括:授权书、机构登记证书、聘书和通知(红头文件)、授权牌。批复文件均可在官网可查。
项目管理办公室:13931183853 (微信同号)赵老师
-----------------------------------------------------------------------------------------
职教招生网(www.zjzs.org.cn)隶属于职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管单位:国资委 指导单位:中宣部中国政研会)技能培训中心内设招生部,负责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能证书查询、全国统一考试等工作;